近日,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浙江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7)》,建设“云上浙江”,打造“数据强省”。让10万家企业有能力利用最新技术来提升效率,向云要发展新动能,加速向智造大省迈进。4月19日,阿里云与浙江省经信委联合举办吹风会,阿里云宣布将全力支持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十万企业上云”。(据4月22日《衢州日报》)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描述了浙江企业从“鸡毛换糖”开始辛苦创业,努力打拼付出艰辛汗水,一步步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实现企业梦想。这些传统产业发展至今,行业和企业固然都做大了,也遇到了发展瓶颈,诸如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环保压力、转型升级等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浙江省因势顺导,推出“十万企业上云”计划,助力传统产业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制造业水平,为中国智造插上腾飞翅膀。
据武汉大学2015年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制造虽然产量第一,但整体竞争力却只有13名,高于泰国和印度,与瑞士、日本、德国等地相距甚远。根本原因是中国制造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利润率较低,处于价值链低端,只能赚个辛苦钱。而且,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低端产能向东南亚、印度等更低成本的地区转移,我国传统制造业优势降低,急需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质量、提高创新能力,以增加整体竞争力。
目前,互联网已经在我国全面普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也在加速推进,再加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正在更多场景得到展现,很多传统产业被互联网重新塑造,焕发出新的生机。比如今年最火爆的共享单车,就是“企业上云”的典型案例,用各种新技术改造传统自行车产业链,不仅满足广大市民短途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亦激活日益低迷的自行车产业,车企因生产智能化共享单车,生产技术获得提升,利润也大为改善。
浙江省所推进的“十万企业上云”计划,也有着现实成功例子可循。部分传统企业上云后,享受到了技术红利,产品合格率、企业利润率、销售率等都有所提升。比如全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中策橡胶,在生产环节引入阿里云的人工智能ET工业大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分析每一块橡胶的出身,匹配最优的合成方案,极大地稳定了混炼胶性能,提升混炼胶平均合格率3%-5%。
现实说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可以下围棋,战胜人类顶尖棋手,更是传统企业转型智造企业的好帮手。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等为代表的云服务企业,正在成为中国智造的基础力量,为众多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上云服务,用最新技术帮助企业改造生产设计流程、提高制造精密度、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工业4.0铺垫成功道路。
从“鸡毛飞上天”到“十万企业上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不仅要追求做大做强的梦想,更要做优做新,用新技术塑造企业新面貌,创造出新的发展动能,与世界强国的优秀企业在新的跑道上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