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8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人民网,3月1日)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如今的“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透露出的都是我们党对经济工作“大写的”重视。
此次会议不仅为党和国家开展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也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在抓细、抓落实方面的“钉钉子”精神。
近年来,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三降一去一补”成为不少地方调整地区经济的有力抓手。然而,在贯彻落实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其中尤以如何处置“僵尸企业”这一“牛鼻子”最为头痛。
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应该支持帮助,但是“僵尸企业”长期消耗资本及劳动力,再加之产能落后以及“要死不活”的状况和“死皮赖脸”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霸占了市场资源,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铲除这颗“毒瘤”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要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又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由处置所带来的“后遗症”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政府管理服务带来不小的阻碍与挑战,如若处理不好必然会产生社会矛盾,滋生不稳定因素。
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要做好转岗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各项工作,发挥好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确保没有能力再就业人员基本生活。”既提出了解决之道,明确了对“僵尸企业”的“狠”,又兜底了后顾之忧,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稳”。
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处置“僵尸企业”,还市场以活力,还经济以健康可持续;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总体要求,在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之时必须始终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为前提。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书记的一席话充分表明了中央清理处置“牛鼻子”的决心与信心,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坚持弘扬“长征精神”,啃下“僵尸企业”这个硬骨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