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最高检连续发声,要求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坚决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刑事犯罪,突出打击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程少云代表说,在一些地方,由于监管疏漏多、违法成本低,且少数基层干部成为“村霸”的“保护伞”,甚至自己沦为了“村霸”,加大了打击难度,受欺压百姓也不敢反抗(人民日报,3月7日)
在近日召开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反映,一些地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现象严重,且少数基层干部成为“村霸”的“保护伞”,甚至自己也沦为了“村霸”,受欺压百姓也不敢反抗。近年来,在部分农村里确实有“村霸”横行无忌,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对此老百姓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村匪村霸严重地侵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笔者不禁感叹,村霸不除,村民何来幸福?
近些年,在部分乡村里“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猖獗,一些“土皇帝”“土霸主”在村庄横行霸道,暴力抗法、霸占村庄资源、欺压百姓、操纵选举,严重损害了村民的利益。有些“村霸”由于有基层组织人员充当“保护伞”,甚至还有部分“两委”班子成员沦为“村霸”,有的村官心术不正,骗取村民信任,走上村干部的位置后,一心为己、中饱私囊,霸道横行,干尽了违法违纪的坏事,引得民怨沸腾。严重破坏了基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严重损害了群众和国家的利益,严重伤害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党群、干群关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村霸”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金钱等某种“特殊资源”,完全置村民村庄的利益于不顾,漠视党纪国法,干着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勾当,侵蚀着基层政权。“村霸”虽微,危害不小,“村霸”不除,何来幸福。为此,中纪委、最高检连续发声,要求加大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坚决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刑事犯罪,突出打击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就是着眼解决农村干部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问题。
笔者认为,“村霸”乱政、抗法、霸财、行凶,远比一般个别的犯罪可恨,而且他们霸凌面广、手段恶劣、盘踞时间长,撼动殊为不易。“村霸”问题缘何会频繁出现且屡禁不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村霸”问题由来已久,其背后与复杂的村庄宗族势力有一定的关系,现如今又与上级政府、村“两委”等多主体有关,治理起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村霸”问题严重,也暴露出当前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短板”,导致村庄“人治”特征明显,村庄基层组织建设不健全,为“村霸”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绝不容许任何“村霸”“乡霸”以及宗族恶势力横行。现在,中纪委、最高检的意见就是要对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农村形成拒腐倡廉的社会氛围和高压态势。首先要坚持“零容忍”,决不允许任何人和组织凌驾于法律之上;其次要依法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民主监督机制,为农村选配出素质高、能力强、品性好的带头人,让“村霸”没有施展之地;再次要强化法治宣传,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法治意识,引导村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唯有此,才能重塑基层正常的社会生态,还老百姓一片基层“净土”,还基层一片公平正义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