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达康书记”处置泸县校园死亡事件

来源: 2017-04-07 13:47:01

 

四川泸县校园死亡事件,打破了泸县这个四川边远小县的寂静,一下子把它推到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记者抵达泸县调查,发现这起原本可以正常进入司法渠道的个案,逐渐演变为当前的群体聚集、警力封路、舆情汹涌。谣言四起,而当地却没拿出澄清谣言的事实。这让记者深深忧虑,老百姓对未知的恐惧要持续多久?这一案件又有什么难以公布的苦衷?这些问题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做出明确回答。(据4月5日新华社)

一起原本应依法查明真相的校园死亡事件,却因当地政府处置不当,草率下结论,回避百姓的质疑,警力封路,堵塞言路,导致该事件激化为群体性事件,网上谣言四起,各种未经证明的视频、文章大肆传播,社会影响极为恶劣。而且,面对记者的调查采访,当地政府部门和领导也缺乏配合诚意,不去抓住机会澄清事实真相,反而“实施各种暗示威胁干扰,迫使采访对象不敢说真话”,亦令记者无法忍受。

由此可见,在处置该起校园死亡事件时,泸县地方政府应对失当,地方领导水平低下,不去积极调查真相、释清疑虑,反而擅自动用警力维稳,应对事件的恶化承担主要责任。该事件充分暴露出基层政府缺乏舆情应对能力,思维和眼光滞后于互联网时代,没有做到以民为本的执政原则,严重脱离开人民群众,导致失去民众的信任。不妨设想下,假如“达康书记”遇到校园死亡事件,又该如何处置呢?

“达康书记”在处置“一一六事件”时,曾经一度想借机强拆大风厂,但在“陈老”的阻拦和劝说下,停止了强拆行动。在“沙书记”批评指示后,“达康书记”对工人许下承诺,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澄清谣言、回应媒体质疑,并尽快拿出安置赔偿方案,积极与工人对话,调解双方的矛盾,安抚工人的情绪,使得这场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从剧情可知,“达康书记”也曾犯过冒进错误,但能够及时改正,并未堵塞言路,而是正面回应网络谣言和舆论质疑,方能使得问题获得积极进展。

拿“达康书记”与泸县地方领导相比,就可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在领导能力、应急策略、听取各方建议、执行力、舆情应对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而如果换“达康书记”来处置这起校园死亡事件,虽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波折、错误,但会在事件的进展中,及时得到纠正,断然不会让事件走向如此地步。更为关键的是,“达康书记”能够坦然面对舆论,及时公开澄清事实,避免事件被谣言左右,从而将主动权掌握在政府手里。

而新华社记者的“拿出澄清谣言的事实需要多久”之问,不仅是对当地政府和地方领导的批评,也是在发挥舆论监督力量,提醒地方政府不要再犯错误,督促其尽快回到正确处理事件的轨道上,认真查出事件真相,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各地基层政府也要吸取泸县校园死亡事件的教训,别再犯类似错误,多向“达康书记”学习,将人民群众放在心里,端正态度,认真解决问题。

 

相关关键词: 达康 泸县 书记


相关文章
  • 达康书记“火”出现实“渴望”

    达康书记“火”出现实“渴望”

    2017-04-13

  • 领导干部“三不要”  不做“连科”做“达康”

    领导干部“三不要” 不做“连科”做“达康”

    2017-04-25

  • 《人民的名义》火了,达康书记火了

    《人民的名义》火了,达康书记火了

    2017-05-02

  • 习总书记首提“两个引导”,彰显“民族自豪”

    习总书记首提“两个引导”,彰显“民族自豪”

    2017-02-21

  •  市委书记担任“总河长”可以有期待

    市委书记担任“总河长”可以有期待

    2017-02-28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