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省纪委召开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集中约谈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对13名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党委书记进行集中约谈。(四川在线3月22日)
对于县(市、区)委书记来说,被约谈那是相当的不光彩的事情,而四川省纪委却集中约谈了13名县(市、区)党委书记,原因是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排名靠后。这一场约谈,对于这13名书记来说是“考场”、是“战场”,而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这场约谈着是“看场”。
两会刚刚结束,四川省纪委这一动作着实相当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一,集中约谈13位县(市、区)委书记为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与以往的“约谈”不一样,这不是一场“问题性”约谈,而是一场“导向性”约谈,约谈的主题是党风廉政建设。其二,直接约谈地方一把手,点出问题,提出意见,少了些“拐弯抹角”,多了些责任担当,这种约谈更令人激动。
当我们在对四川省纪委叫好的之时,当我们为13位县(市、区)委书记敢于直面问题而点赞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省纪委的决心,更是县(市、区)委书记们官念的跟进以及敢于担当责任的体现。
约谈县(市、区)委书记,释放了新的信息,省纪委敢于执纪、以民意为依据,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中心。约谈是一个查摆问题、解疑释惑的过程,释放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责任主体的新信息,但是群众更需要的却是这样的“好信息”变成“现实”,才能有希望之后的喜悦,而不是希望之后的失望。因此,约谈县(市、区)委书记后后还得有“下文”。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问题出现了,就必须要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事关重大,一头关乎党的发展,一头关乎民生发展。约谈过后看得就是行动,别只把工作做在“画饼”上,一张美好的蓝图不仅仅因为其构思,更因为这个构思能够从纸上走进现实。所以,不仅仅是这13位县(市、区)委书记,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参与到其中,用责任与担当去写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下文”,用老百姓的“好口碑”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唯一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