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正风肃纪毫不手软,肃贪反腐久久为功。在这种背景下,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应看到,由于受地方利益驱动,暗行“内紧外松”“内方外圆”者,依然不乏其人;跑项目、争资金的一些潜规则,仍在暗流涌动,且方法与手段较之以往更为隐蔽。譬如,有的人就利用快递、微信红包等变相送礼。暗度陈仓、企图掩人耳目的行为,实质上危害更大。(人民日报2月21日)
暗度陈仓一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个别地方领导干部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号,对外公款请吃、赠礼送物,对内虚开支出、中饱私囊。假借“修道”之名,实怀“陈仓”之心。“一根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一坐一栋楼”,这是群众对党员干部挥霍公款大吃大喝现象的写照。表面看这是作风问题,实则是一种隐性的腐败,它关乎党员干部形象,关乎人心的向背,关乎事业的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成为官员“坠海”的“百慕大”,落马的“老虎”“苍蝇”中,大部分都涉及地方发展项目建设中的贪污腐败犯罪。而这类犯罪往往存在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员众多、社会影响恶劣等突出问题。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请吃馈赠为要项目资金,施工单位对主管官员行贿送礼为求建设资格,供应商给施工方回扣返点为图供应特权,这些“多出来的钱”最后转嫁为项目成本,形成了由政府买单的“怪圈”。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干着损害国家利益、伤害民心的勾当,必将遭到法律的制裁和正义的审判。
不谋当谋之事,为官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政之危。作为一方领导干部在开展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中,更应该防微杜渐,谨言慎行,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在工作上要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完善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公开、法治的投资环境;统筹区域开展合作,推动地区之间互联互通。方可以修明道,促发展;以明其道,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