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工作,习近平始终强调“从人抓起”、“关键在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2月13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关键少数”提出要求。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梳理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如何抓“关键少数”。(2月21日新华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这也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一以贯之地体现在管理干部和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风成于上,俗成于下”。领导干部带头是无声的号令、生动的榜样,带一好头往往能起到“带动一方、带动一片”的倍增效应。随着党内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党内法规制度的日趋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四梁八柱”已经立了起来。房梁立柱有了,还需要建立关联,使房屋结构“四平八稳”,而这离不开“斗拱”的支撑。
“斗拱”,是木结构建筑的关键位置,处在立柱与横梁的交接处,通过在梁架上、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弓形短木”(拱),垫上斗形方木块(斗),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从而减少梁折断的可能。小小的“斗拱”像极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纵横交错在“柱”和“梁”之间,虽然居于少数,可能并不显眼,但却是执政的脊梁,扮演着“中流砥柱”的重要角色。
抓关键少数当如梁柱“立斗拱”,必须严到“关键处”,才能发挥“关键作用”。抓管住权力,抓信仰信念,抓学习研讨,抓落实责任,这些都是习总书记指出“关键少数”要抓的“关键内容”,是谆谆教诲,必须牢牢抓在手上,须臾不可放松。
抓关键少数当如梁柱“立斗拱”,必须扣到“凹槽里”,才能保证严丝无缝。抓以上率下,抓重锤常擂,抓问题导向,这些都是习总书记交给“关键少数”怎么抓的重要方法,是耳提面命,必须时时默念在心,一丝不苟去完成。
抓关键少数当如梁柱“立斗拱”,必须立在“风雨中”,才能经受各种考验。关键少数掌握着权力资源,很容易成为被拉拢腐蚀和“围猎”“攻关”的对象,要想屹立潮头而不倒,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严如“拱”、实如“斗”,方能经得起阳光照耀,经得起雨水浸泡。(史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