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吞1.5亿,村官胆从何来?

来源: 2017-05-11 14:13:57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持续热播,观众们对剧中反腐倡廉的情节津津乐道。尤其是在前两集中,一名处长在短短4年里贪污受贿2亿多元,这让观众们感到震撼。虽说电视剧的情节大多是虚拟的,但在淮北市烈山村,就曾有过一名“巨贪村官”。据检方起诉,18年里,他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中国网,5月10日)

党的十八大以后,反腐利剑高悬,查惩贪腐无数,身居要职、手握重权的腐败官员涉案金额巨大,甚至上亿,令人咋舌。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贪腐路上,小官贪腐也毫不逊色于大官。近日,媒体报道了淮北市烈山村原村党委书记刘大伟18年贪腐1.5亿的新闻,一个小小村支书,用18年时间肆无顾忌、名目张胆的将百姓的财产、国家的资产收入个人馕中,1.5个亿富了刘大伟,却穷了烈山村。笔者不禁感叹,私吞1.5亿,村官胆从何来?

据报道,曾经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现在一片萧条。村官私吞1.5亿,面对这样的“村官巨贪”被抓后,公众纷纷为贪官的落马拍手称快,甚至有村民放炮庆祝。笔者不禁纳闷,2一名小小的村干部,居然有如此大的“胃口”,如此大的权力。贪污巨款长达18年,居然“无人问津”。这样的小官大贪败坏了社会风气,伤害了干群关系,不仅仅是伤了人民的心,还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最终伤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俗话说,“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基层党组织扎根基层、直面群众,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而村党组织书记就是村领导班子的“领头雁”。村党委书记,这个职位并不高。刘大伟是如何一手遮天,一步一步“挖空”集体资产的?小官又是如何一步步炼成了巨贪?其实,村官官小权大,且不受约束,才会一步步的炼成巨贪的。笔者认为,小官巨贪现象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体责任缺位,监督责任空转,干部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以致养痈遗患,积重难返。

笔者认为,要根治刘大伟式的小官巨贪,必须多措并举,死死扼住小官们的咽喉。一方面,在制度上应建立权力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与制约制度,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笔者希望,小官巨贪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唯有高悬利剑,将反腐的触手伸入“真空地带”,坚决打击遏制“苍蝇式”腐败,才能让官员绷紧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弦,才能更好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实惠感、获得感和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信任感。

 

相关关键词: 村官


相关文章
  • 村官变村霸须制度严惩

    村官变村霸须制度严惩

    2017-03-03

  • 千万富翁回乡当村官——农村发展迎新机遇

    千万富翁回乡当村官——农村发展迎新机遇

    2017-04-17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