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接地气”,致富才有底气

来源: 2017-04-27 10:16:50

 

人们常说,治病要开对“药方子”,才能除掉“病根子”。习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谈论扶贫,反复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通俗地说,精准扶贫就是要因地制宜,就是要“接地气”。近日,一则来自新华网的消息《车行云桂间,客从高铁来——云桂高铁沿线扶贫纪闻》引发广大网友关注。这则消息以云桂高铁为切入点,讲述了广西百色市“接地气”的扶贫故事。

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走廊。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芒果之乡”的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田东县,跟所有种植业的山区一样,面临两大最主要难题就是运输和销路。在云桂高铁南宁至百色段开通运营后,老南昆线的货运能力得到了释放,同时附近的凌云县建立了高铁无轨站点,打通了便利出行“最后一公里”。这不仅解决了运输销路问题,更吸引了外来游客,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像这样“接地气”的扶贫,还可以再多一些。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扶贫工作面临着“一城一池”的复杂现实,但扶贫只有“接地气”了,脱贫才能走出新天地,百姓致富才有了货真价实的底气。溪邳村连家船民林友华从全家挤在一条渔船上到搬上岸住新房,做海产品加工致富,这是一种“接地气”的扶贫。虎头村村民主任吴树灿从靠种田砍柴艰难度日到大搞水蜜桃经济、发展美丽乡村游,带领乡亲脱贫奔小康,这又是另一种“接地气”的扶贫。

目前,中国现有的贫困人口中,农村贫困人口占多数,其主要分布在对交通闭塞的中西部地区。“路”是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正所谓,道路通则百业通。六盘水山片区内的宁夏、甘肃各贫困县的脱贫故事就极具代表性。畅通的道路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贫困地区,从而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更多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理念。国家“十三五”纲要提到,要继续推进铁路的深化改革,进一步将高铁在全国铺开外,缩小东西差距,继续推动全国大通道的打通。从基本的问题入手,道路通了,人心也就通了。这样的扶贫也就能实现“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用。

扶贫是一个老话题。百姓的致富既不是要政府“劫富济贫”,也不是要企业“授人以鱼”,而是在政府、企业的合力下,能充分发挥当地产业的示范、辐射作用,达到集群共进的局面。关于扶贫,社会还需要更多“接地气”的共识,才能抓对“路子”,抓出底气。

 

相关关键词: 底气


相关文章
  • 打造下一个“今日头条”? 时刻头条自媒体底气何在

    打造下一个“今日头条”? 时刻头条自媒体底气何在

    2017-02-24

  • 从球迷专列看铁路惠客政策的“底气”

    从球迷专列看铁路惠客政策的“底气”

    2017-04-06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