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浩程)机关内部行文不用“呈”“恭”等;委厅内部会议讲话、发言一律不冠“尊敬的”……四川省纪委近日印发《关于去除繁文缛节加强委厅机关文化建设的措施》,重申并提出十条工作措施去除繁文缛节,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构建风清气正、简洁规范、高效便捷、团结务实、严肃活泼的机关文化。(来源:4月2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基层工作中,还是听到不少抱怨:文山重重、会海泛滥,不堪承受有苦难言。文章之中尽是官话、空话、套话,而会议频繁召开却鲜有重点,欠缺实质内容,过于注重形式。这种只看形式不重内容,只看过程不管结果的不良风气,不但解决不了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损害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因此,做好改进文风会风的“加减法”很有必要。
少一些浮夸,多一些务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很多领导干部都是在文章或会议中长篇大论,但事后却光说不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理论一大套,行动不对号”,殊不知任何时候都要明白: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明令就是要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就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一些官员为了确保自己仕途平稳,在发现问题时不会去说真话,而是说一些空话套话,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辜负了上级领导的重视,更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领导干部们应该务实独立、加强思考,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多做少说,“文山”就会被推倒,“会海”就会被填平,凡事注意真抓落实,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少一些官僚,多一些修养。不少地方会议过滥,文件过多,导致一些干部沉溺于繁文缛节、疲于应付各种会议,难以做到静下心来谋大事,沉下身来抓实事;习惯于只是对上级的工作部署穿“靴”戴“帽”。望得见文山,看得见会海,想得到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喜欢“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的同志予以严厉批评,称他们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来查找和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从自身做起,摒弃各种形式主义,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
少一些形式,多一些监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彻底治理现实问题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备受诟病的恶疾,必须动真来硬。既要加强人民群众在“文山会海”方面的监督,又要对于使用泛滥的官员干部给予相应的提醒与警示。只有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真正做到“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民服务才能更便捷高效。
相关关键词: 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