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蔡松松精神”点赞,内化赤子之心‍‍

来源: 2017-04-24 15:47:22

 

苏轼的《江城子》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四川泸州民警蔡松松的妻子面对“24日”,难免触景生情,借苏轼之语形容蔡松松妻子心情不为过。

“2017年1月24日”,泸州民警蔡松松因就两名落水儿童牺牲。民警危难之际显身手,情为百姓生死一托。牺牲小我,避免了两个家庭的悲剧发生。著名现代爱国主义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赤子之心,无论时间怎么流逝,都不会被忘记。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有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蔡松松的精神就像“春泥”一样,会继续滋养更多党员干部的赤子之心。笔者以为,作为今天的党员干部,应积极为新时期的罗盛教——“蔡松松式精神”点赞,内化党员干部的赤子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力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力量、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蔡松松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脊梁的映照,成风化人,不应忽视。网上有时会传“警察打人的视频”,抑或大人吓唬小孩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以至于前段时间被人贩子抓的小孩,看到警察不求救,反而远离警察”。笔者承认个别警察确实有鲁莽行为和过激语言,本在百姓心中是“正义之神”,却在拳手、瞪眼、红脸中成为了“古惑仔”,不禁让百姓诟骂。“蔡松松式的精神”太需要点赞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蔡松松从汶川徒手救人,到红原脱衣扑火;从理塘的“猎鹰”,再到泸县的“爱岗守护神”,无不充分彰显了“民族的脊梁”精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蔡松松式精神”,3月16日,重庆刑侦民警许峰抓捕骗团伙牺牲;3月7日,年仅36岁的四川省巴中监狱民警汤洪林在工作途中突发疾病死亡;3月6日长江航运公安局南京分局民警陈玉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据公安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有2105名民警因公牺牲,22077名民警因公负伤;仅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就有362名民警因公牺牲,4913民民警因公负伤。警察可谓刀尖、枪尖上的舞者,每一次出警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虽然此般险境,但是很多有识之士依旧会以“虽千万人,吾往已”的赤子之心,毫不犹豫的选择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默默守护社会安宁,保百姓安居,因为他们总想为国家社会、百姓做点什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民警察就是这样的人,危难之际显身手,万家灯火负重前行。因此,为“蔡松松式精神”点赞理当毫不犹豫。

点赞“蔡松松式精神” 有所作为,勇于担当。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有些什么不好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呢”。为官即为民,应守土尽责,为民请命,造福于民。“蔡松松式精神”把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死神如何“以死相逼”都无法吓到他的赤子之心,始终践行着自己“水滴”“阳光”“螺丝钉”的誓言。曾国藩在《治心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古代官吏尚且有此高境界,而今的党员干部更应有所为,有所作为。应把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点赞“蔡松松式精神”,做信念坚定、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勇于担当得好民警、好党员。

点赞“蔡松松式精神”不忘初心,务实好学。庄子云:谋无主则废,事无备则困。作为基层干部、作为服务于民的排头兵,唯有学有所成,才能胸有成竹,才能学以致用,面对工作难题才能尤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亦是这个道理。加之“不日新者,必日退”,因此,作为党员干部,不改初心,需务实好学,才能授计于民,暖民于心。蔡松松做到了,在参加工作多年,依旧坚持学习,虚心求教。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但他的忠魂离我们而去。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然而,他的学习劲头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在古代“民以吏为师”,如果百姓的老师没有嘉言懿行,深学、细照、笃行、慎思,又怎能为百姓所信服。而今天,社会日新月异,百姓对党员干部提出更多要求,如果腹中无诗书,又怎能“真知灼见”,为百姓“一针见血”的化解积弊与难处呢。因此,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补足精神之“钙”,不仅仅是为活到老而学,更是为百姓冷暖所学。

点赞“蔡松松式精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蔡松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 “我就是那一滴水,那一寸阳光,那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一滴水再平凡不过,一寸阳光微不足道,小小螺丝钉不值一提。但是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甘为民仆耻为官”的淡泊、从容心态,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需要的“定心丸”。毛泽东的《满江红》写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蔡松松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微尘般的小小的心,他明白自己责任是什么,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克勤克己,在自己的工作笔记里认真安排自己的每一天工作,深怕落下一样为民之事。他用自己的无数行动向我们诠释了“滴水”的力量、“阳光”的温暖、“螺丝钉”的重要。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党员干部需要一个淡泊的心,冷却一下“沸腾”的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努力做一个像蔡松松那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好党员。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的是人终会死,要么死的价值比泰山重,要么比鸿毛轻。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应活得有意义和价值。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生命的长度有限,但是宽度无限。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自己升华自己人生价值,朝着“不为独香,更为护花”的方向努力。内化“蔡松松式精神”的赤子之心,外化于行,危难之际豁得出,关键时刻站得起,经得起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为民担当,为民请命,为党尽忠,为国分忧。

 

相关关键词: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