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带“电”先其带“光”

来源: 2017-04-24 13:45:42

 

3月10日上午,四川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峰石村一组村民廖文康坐在自己通过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新修的房屋前,利用手机专心致志地查询该村柑橘产业扶持资金到位情况。廖文康能够如此便捷地查询到自己所关心的信息,得益于该县推行的“互联网+阳光扶贫监督”这一有力举措。(4月18日人民日报)

诸葛亮神机妙算,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而今天借力“互联网+阳光扶贫监督”,让百姓也感受了“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优待。对于百姓而言,借助“互联网+”可以及时有效监督扶贫资金的到位情况,由“参赛者”转变为“裁判者”,维护自己权益,切实履行了自己主人翁的职责,有效监督了政府的公开化、透明化。对于政府而言,不仅仅是监督方式的创新,更是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具体体现。而扶贫资金是百姓的希望之光,是盼之已久的甘霖,是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通过“互联网+阳光扶贫监督”,让扶贫资金主动“亮相”,使其带“光”,其效益功能充分展示出来、并有力促其落到实处。带“电”,让“蚁贪”“硕鼠”闻风丧胆,无机可趁。

扶贫资金是百姓致富的有力“杠杆”。扶贫资金毕竟是“香饽饽”,涉及面广,使用环节多,监管机制之相对滞后。诱发了别有用心者的“硕鼠之行”、“揩油”之举,对扶贫资金“雁过拔毛”,更甚者利用扶贫资金“造盆景”,“垒大户”,搞数字脱贫等。一厘一毫,却是民脂民膏。扶贫资金分无论其数额大小,对于百姓而言都是“保命”钱,抑或是改变家庭命运的“润滑剂”。向百姓多索一分,百姓就会少的一分“保命钱”,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就减少一分,因此,要让其带“光”效益的落实,还需其先带“电”。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2016年底,被誉为“史上最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与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立下了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小康社会的“军令状”,明确“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压力大,党和国家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如果精准脱贫是一个木桶,那么扶贫资金就是木桶关键的一“木板”,因此看好百姓“保命钱”,确保其脱贫有力“杠杠”的重要性起着关键作用。而百姓“保命钱”,既要带“光”也要带“电”是确保其安全有效的重要节点。

织密资金监管网,“硕鼠”行有所戒。2016年1月,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要“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2016年4月22日,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座谈会上,赵洪祝同志又指出,坚决遏制扶贫领域腐败现象是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应尽职责。可见中央纪委严惩扶贫领域腐败的决心之坚定,态度之强硬,也为审计、财政、监察部门提出了更多监管要求。财政应创新分配机制,减少中间拨付环节,加快县级到乡镇乃至贫困户的直拨制度;对项目施工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直接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尽可能减少现金提取,防止资金体外循环、流失,避险“小金库”发生,被虚套。同时,在扶贫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监管、验收、跟踪审计、绩效评价等重要环节与严格把控,事实求是按照资金监管制度、项目实施程序来对扶贫专项资金把关。作为审计、监察部门常态化进行交叉检查,让资金安全的警钟常鸣。

扶贫资金“亮相”,让百姓看得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亮出来、晒起来,让百姓有目共睹,成为扶贫资金监管的“红卫兵”。而如何亮,让其带“光”又带“电”呢?比如“精准扶贫云平台”、“农村三资管理综合查询系统”以及村级财务公开、政府公开,政府官网公开等形式都是最好的“亮相”,最有力的晒。可以借力村级微信、政府微信把扶贫资金来源、去向、受力人进行详细公开,或者在人口密集地方建立一体机查询系统,让百姓能清楚查询、知晓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在互联网媒体无法触及到的地区和人群,基层党员干部、帮扶责任人、驻村干部,应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来源、使用范围、受益群体,进行耐心讲解,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让每一个百姓都成为扶贫资金的“知情者”。当然,贫困户作为贫困资金的直接受益人,在其接受扶贫资金资助前,必须经过百姓的民主测评,对其测评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无记民举报。让百姓对扶贫资金的实施心服口服,让“揩油”之人退避三舍,无力为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闹钟,做到以人民忧乐为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百姓利益无小事,百姓是大人物。因此,针对百姓愿望,也需下番“绣花功夫”进行为民“供给侧改革”。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百姓所盼就是施政的“指南针”。古谚有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党员干部的权利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在其位,应谋其职。扶贫资金作为扶贫攻坚拔寨的有力“杠杆”,党员干部需积极借力“互联网+”的平台,让更多利民资金、利民之事晒起来,同时,也要迈开自己双腿,卷起裤腿,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让扶贫资金的“光”亮起来,还带上“电”,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落实,切实维护百姓切身利益,铸就风清气正的廉洁政治生态.

 

相关关键词: 资金


相关文章
  • 亮剑扶贫专项资金,刺痛“雁过拔毛”腐败

    亮剑扶贫专项资金,刺痛“雁过拔毛”腐败

    2017-03-29

  • 亮剑扶贫专项资金,刺痛“雁过拔毛”腐败

    亮剑扶贫专项资金,刺痛“雁过拔毛”腐败

    2017-03-29

  • 恒大人寿回应资金运用违规处罚 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恒大人寿回应资金运用违规处罚 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2017-04-06

  • 扶贫专项资金——攻坚战中的“保暖衣”

    扶贫专项资金——攻坚战中的“保暖衣”

    2017-04-07

  • 三管齐下,让扶贫资金分毫不差流向目的地

    三管齐下,让扶贫资金分毫不差流向目的地

    2017-04-07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