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大病”更要防“未病”

来源: 2017-04-19 14:40:30

 

“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7.9万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9.2万人次,占‘四种形态’处理总人次的51.7%;第二种形态6.5万人次,占36.3%;第三种形态1.2万人次,占6.4%;第四种形态1万人次,占5.6%。”(2017-4-19新浪新闻)

翻开古代的典籍看看,“治未病”的理论比比皆是,应有尽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上》说:“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墨子》也拿防病比喻治乱,“乱则治之,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从反面阐述了防病的重要。《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中记载着“扁鹊三兄弟”中长兄擅长“治未病”,因而医术最高。

古人的善“治未病”,不禁让人想到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一般健康”“亚健康”“得小病”“患重病”的不同阶段提供的分类诊疗方案。不仅可以通过日常的监督管理保障身体健康、预防党员生病住院,而且对违纪党员干部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实现教育挽救,对极极少数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惩前毖后,发挥震慑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善防疾病,提升免疫力。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身体受到来自各种病毒的侵袭,要想体魄强健、一尘不染,不生病、不犯错,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要像长兄一样,善以“防未病”。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对小缺点、小错误,早提醒、早纠正,防患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如若隐瞒病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瞒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小病不治,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病毒必定由表入里,从轻到重,侵袭人体。

治病救人,保肌体健康。“治病”不能讳疾忌医,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病情”,勇于吃药、积极看病、动手术,党员干部要相信党、相信组织,只要不是病入膏肓,都可通过治病祛疾解毒,恢复健康,轻装上阵。“治病”要对症下药,对存在一般作风问题的党员干部教育帮助,祛邪扬善、匡扶正气,让党的肌体更健康,让党的形象更干净、纯洁。

猛药去疴,惩前毖后。对于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纪律处分已达不到惩戒目的的党员,要像扁鹊那样,下猛药,动手术,严肃处理,及时清除切割党内毒瘤,以零容忍态度严惩纪律“底线”之下的害群之马,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身陷囹圄者的忏悔:事后补救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才是最高境界。“四种形态”的提出与实践,正是秉承对每一位党员高度负责的精神,既及时发现“亚健康”、小病,严管、挽救违纪党员,又及时清除腐败“毒瘤”,保护整个“森林”的健康,充分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妙手仁心,为如何把纪律挺在前面、怎样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实践路径。

 

相关关键词: 大病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