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组织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挽救了我和我的家庭。”近日,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县级干部郭某接受“约谈”回访时,一开口就哽咽了(2017年04月09日09:24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韩非子·喻老》记载扁鹊“四见”蔡桓公,劝其治病,蔡桓公不但不听扁鹊言,反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最后遂死的故事。自觉接受监督,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过去犯下错误的同志,就像身体得了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及时面对组织,主动交代,防患于未然。相信组织、忠诚组织,那样不至于无可救药;把问题主动向组织讲清楚,就可以争取新生的机会,这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反之,背向组织、讳疾忌医,病入骨髓仍执迷不悟、冥顽不化,必定会走向人民的反面,腐化堕落。
“绳墨之起,为不直也。”挽救干部是党管干部的重要责任。党培养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是非常不容易的,当廉政风险刚刚冒头、干部有可能犯糊涂的时候,组织及时扯袖、提醒,乃至大喝一声、猛击一掌,把他及时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很有必要,尽量避免了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这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贵州为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 “约谈常态化”,及时浇灭那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绝不养痈遗患,是烧旺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受约谈的党员干部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比较到位,且能尽快改正,并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工作,这本身也是一种担当。严管厚爱,治病救人,“闻风而动”的约谈,直击积弊、扶正祛邪,促进了身体健康,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让党风政风呈现了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