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里发生这样的悲剧太不应该了”“厕所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3月22日早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的踩踏事件,不仅揪着涉事学生家长的心,也揪着社会各界的心。(3月23日新华社)
小学踩踏事件在近日发生,截至目前,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这样的结果揪痛广大群众的心,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呢?是安全责任制不够完善吗?还是其他原因?
可以从新闻中看到的是,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人士称,“河南并非没有校园安全责任制,甚至还很严格。”河南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坚决落实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等。但在去年也有网友反映出学校上下学已经存在交通拥挤、车辆横穿、摊点混乱的现象。
安全责任制足够完善,切不可等事件发生了再追责,不可等无法挽回再处理。只有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安全隐患排除在外,有关部门监管校外摊点小贩的食品安全,为广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才是最靠谱的。
从小学踩踏事件看到,安全责任制度的完善并不是保证安全事故不发生的前提,最主要的是相关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心是否到位。对于学校附近的安全监管,不能是一纸空文,更不能是纸上谈兵,要落实到位,专人负责,片区划分责任人,网点监察交通、规范摊点经营,安全责任制绝不能是文件出来后的短期跟风,更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
学校和相关部门应集思广益,考虑学校场所会发生的一切问题,对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对班主任和年级老师开展安全培训知识,学校门口各部门执勤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保证将伤害降到最低。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排队和疏散意识,知晓安全常识,在发生事故时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
安全要落实到位,不管是学校场所还是社会场所,都需要相关部门的责任心来撑起这一片安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