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为官不为”还需三剂猛药

来源: 2017-03-24 09:20:13

 

近日,记者从天津市委组织部获悉,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中,市委对在管党治党中不作为不担当的3名市管干部进行严肃问责。(3月23日《澎湃网》)

李克强总理早就指出“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如此严词申饬为官不为现象,可想而知为官不为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发展不得不拔除的毒瘤。不仅影响党和政府形象,伤害民心,而且养痈成患,给国家的发展造成的巨大的阻力与危害。

为官不为主要表现为:遇事装聋作哑,工作不推不动,遇事上推下卸,出错不敢担责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心态:一是惧怕担责,不敢担当,抱着“明哲保身”的观念,执行“不干不出错”的行事准则。二是迷茫慵懒,主要源于自身能力素质的不足。在工作中不学习、不钻研,心中无墨,思想迷茫,行动失据,尸位素餐,等待观望。

根治为官不为,对症下药是关键,且此毒瘤甚大,故而还需三剂猛药。

第一剂“考核机制药”。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对肯干事干实事的干部要大力褒奖,让敢作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得其所志、大展宏图。另一方面要对慵懒散不担当的干部严肃问责,要敢于说到做到、动真碰硬,让“为官不为”没有逃避问责的避风港。

第二剂:“强化学习药”。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培训必不可少:一方面是政治理念的学习,不断坚定信念信仰。理想信念是“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超越小我格局,做出为人民称颂的大事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能力的不断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胸有成竹才能下笔如神。

第三剂:“容错兜底药”,改革路上容错机制的推广完善迫在眉睫。改革百端待举、发展不进则退,摸着石头过河就要给予敢干事的好同志一个试错的机会,为一心为公肯干敢为的同志提供“作为”的平台,保障在为“公”作为时犯错能容并再次出发的希望和信心。

 

相关关键词: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