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新一轮机构改革砍掉85个处室,减少大量处级领导职数,新闻中还称“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要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 (3月20日,中国网)
据报道,这次辽宁的机构改革,共涉及到省政府55个部门一半以上的处室职能、编制调整,共减少296人的行政编制,其中有192名为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具体精简了85个处室,其绝对数量占10%左右,如省发改委由原来的46个处精简为36个处。革自己命的改革往往最难,割自身“肉”的改革往往也最慢。辽宁省政府砍掉10%的处室,难得就难得在真拿自己开刀。笔者不禁感叹,改革需要“砍掉85个处室”的勇气。
其实,所谓政府机构改革,指的是用政府手段改掉与国家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所不相适应的职责、机构、编制、人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效率低下,亟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政府机构改革革除弊端。此次,辽宁省深入推进机构改革,一下子砍掉85个处室,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落实总理讲话精神,彰显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决心,此举确实是发“壮士断腕”之力,“砍掉85个处室”体现改革魄力。
上有所动,下有所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部署了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管服”改革,将行政体制制度改革引向纵深,各地纷纷响应。此次改革一下砍掉85个处室,辽宁彻底走出了“只要干活就添新机构”的误区”。正如辽宁一位本地干部谈到的那样,以前部门繁多,岗位设置不科学,目的就是安排干部,解决级别。而精简岗位后,机构少了、编制减了,更能够改变作风,优化职能、聚焦主业,相当于减权加担子、拆庙挪菩萨。然而,精简机构必然会触及某些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既得利益,必须要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必须要以政府的一时之“痛”,来换取群众办事的长久之“爽”。
李克强总理年年在全国两会上都要强调,“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甚至会有较大阻力,但是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总理的讲话,就是简政放权的“督战令”,各级地方政府当深刻领会总理的要求,切实把简政放权改革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必须拿出“釜底抽薪”之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进行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