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快的散场音乐已经响起,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参会的记者们已经纷纷开始离席,这时记者席上有人大声对着总理喊出了自己的问题:“今天是‘3·15’,总理您能给消费者说几句话吗?”(新京报,3月16日)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创下了“20年之最”,连续的19个问题对答如流、从容不迫,不时的幽默互动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更彰显了大国总理的开放与自信。
这样的自信不禁让人联想到了62年前周总理的“万隆之行”。只是当年的中国尚处于“落后”之列,周总理的力挽狂澜完全是依靠他出色的外交能力以及超凡的个人魅力;而如今,除了外交能力以及个人魅力之外,李总理今日从容不迫的背后,显然还有强大的国力在做后盾。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乘风破浪、迎难而上,让曾经一贫如洗的“弱国”,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举世瞩目的成功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自信。
向内看:“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深化改革,稳步向前。四年时间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取消的审批事项超过1100项,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民生改善,人民更有获得感。“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四年时间超过5500万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四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00万,城镇失业率在4.5%以内;“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反腐取得实质性成果,“不敢贪”已初显成效,从2014年到2016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计超过13万起、查处领导干部超过17万…….
向外看:“一带一路”建设目标的提出,引来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30多个沿线国家的争先靠拢,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旨在加强睦邻友好、维护地区和平的“上合组织”受到周边国家的积极响应,从成立之初的“五国”发展到今天的“8+4”(即八个成员国、四个观察员国)……
党和国家的“内外兼修”,不仅给李克强总理面对中外记者时从容不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给华夏子孙在民族复兴之路砥砺前行注入了强心剂。
相关关键词: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