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8点,人民大会堂北大厅,距离“两会部长通道”开始还有10分钟,五六名国务院部门负责人已经提早到达,做好“接招”热点问题的准备。
每年的两会都受到广泛关注,记者们几乎不眠不夜,将“部长通道”视为“战场”,丝毫不敢懈怠。为了挖掘到更多的新闻信息,比其他媒体更早一步了解到百姓强烈关注的社会、经济、民生等新闻,更是在“战场”上“抢人”“厮杀”。
今年的“部长通道”一改常态,以新的形式、新的状态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以前是记者等部长,现在是部长等记者。”这一转变,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态度。部长面对记者不再“扭扭捏捏”,记者也不用“如临大敌”。“ 你有所问,我有所答”是部长正视媒体、正视舆论、正视问题的担当精神。而从部长等记者也体现了作风的转变,从等与被等中体现了新时代领导干部实干、为民的真情怀。
笔者以为,“部长等记者”这是一个讯息,是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标杆。应该让“部长等记者”的春风吹得更远一些。以往有的政府高高在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群众难免有距离,有隔阂。在群众眼中,有些干部不是父母官,而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因此,要让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要我做为我要为群众做;变组织要我解决问题为我要为组织分忧……
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都应以“部长等记者”为标杆,推动“部长等记者”风气在基层实践,彻底改变各地方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歪风陋习;以“部长等记者”为契机,实现“部长等记者”服务意识的提升,彻底实现各地方政府主动服务、跑着服务、微笑服务的新意识;以“部长等记者”的担当精神,敢于面对群众提出的难题,敢于迎难而上啃硬骨头。
“部长等记者”以细微的一个动作,彰显了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应该让这股春风吹得更远,吹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吹走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梗阻”,让这股春风温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