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云、贵、川等22个身份都完成了脱贫目标,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脱贫攻坚会是一个5年战役,去年仅仅是首战告捷,成绩仍然是初步的,不可高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还要再接再厉,争取今年再战再捷。脱贫攻坚是场艰难的战役,绝不能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扶真贫、真扶贫。(3月8日人民网)
梁家河、正定、宁德……40多年来,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区的伟大事业上。现在全国的贫困人口大概还有4000多万。按照剩下的贫困人口的规模,今年还是要保持减贫1000万的态势,才能确保到2020年完成贫困人口一个不落下的目标任务。今年要完成1000万的减贫任务,这个任务完成起来难度还是很大,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更加集中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殊区域,这些贫困群体致贫原因也比较复杂。除了依托政府的相关扶贫政策外,我认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有效而长久的方法就是教育。
教育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扶贫工作单单停留在物质、金钱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解决贫困人群的燃眉之急,并非长久之计。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接受教育,贫困地区的人民才能认识到大山之外的世界,才能有能力创造财富,摆脱贫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后,需要科技物质的带动,教育不仅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带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贫穷地区,通过教育输入了人才,但是也出现大量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到沿海等大城市发展,现在很多大城市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而小城市、贫困地区则人才不足,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留住人才也是脱贫致富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关关键词: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