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八一”前夕,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华再清总要带领学生夏令营
华再清同志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小学的一名普通退师。2004年退休。退休后的华老师没有休息,继续留校工作。他把退休作为新的起跑线,把花甲之年当作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开始,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工作一辈子!
他不仅担任了东安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亲手创办的“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政委”,还担任了湟里镇关工委秘书长、老龄协会秘书长等十多个工作职务,整天忙忙碌碌,乐乐呵呵。
做拥军优属的模范
根据中央有关领导“国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的指示,他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少先队活动中去。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后,他聘请解放军校外辅导员,与南京军区襄阳特功团、海航独立第五团等部队开展“军校共建,携手育苗”活动。到部队夏令营,向解放军慰问演出,请解放军作报告,举办少年军校,开展军训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
在搞好国防教育的基础上,他带领少先队员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结合征兵工作,他组织“红领巾拥军口号队”,穿大街,过小巷,高呼“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的口号。新兵确定后,他们“超前拥军”,送春联、年画,贴“光荣人家”的条幅,演文娱节目。新兵入伍后,他组织“小记者”采访团,向解放军汇报家乡喜讯。通过一系列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六(1)班储晨辉通过学习解放军的英雄事迹后,暑假随父亲出差湖北,途经106国道时,车上与歹徒搏斗,在身上多处负伤时还咬住歹徒的大腿不放。结果为麻城市破获“8·16”特大抢劫案立下了头功,当地公安机关送来了“见义勇为,弘扬正气”的锦旗。在武进区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储晨辉父子荣获一等奖
华再清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的“爱军”活动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解放军报》记者、《东海民兵》主编等慕名前来采访。由于宣传工作搞得好,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世上只有老好师
华老师是东安小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所在的东安小学是武进区首创的一所“五有五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学校。2004年以来,他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教主课。
2005年下半年,“老大难”的六(5)班又落到他的头上来了。开学已经三天,可班上一名叫顾志华的同学尚未到校。为了学校杜绝流生,他骑车冒雨来到离校两公里以外的蒋埝村顾志华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土砖山墙,“鸭屁股”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顾志华与残疾母亲正蜷缩在灶边。他立即安慰母子俩,并讲明来意。
志华母亲擅抖着说:“老公去世早,我手脚不便,光靠社会救济那几个钱,怎能念得起书呢?”华老师听后,立即表态说:“志华妈,你不用怕,志华读书的费用我全包了。”看华老师诚恳的样子,志华终于跟着华老师去上学了。
一到学校,华老师立即在班上开展“向顾志华献爱心”的中队主题活动。首先把自己奖得的一条大号绸红领巾戴在顾志华的脖子上;同学们向他赠钢笔、练习本等课业用品,近路的同学还回家拿来衣服、裤子等送给他;体育老师闻讯后立即送来两双运动鞋,换下了他那脚指头还伸在外面的“虎头靴”;校长同意免去他的书杂费;华老师为他垫付了书费。另外,华老师还带他到理发店剃掉了长在头上三个多月的长头发。
放学后,华老师又把顾志华送回家。残疾母亲看到儿子面貌一新,人也精神多了,激动的泪水似断了线的珍珠,一串串地掉下来。此情此景,顾志华的泪水夺眶而出。残疾母亲不善言语,只是重复着:“老师,谢谢您!”
手心手背都是肉,在同一个蓝天下,一个不能少。从此,华老师对志华格外关心,时时处处照顾他,志华学习进步了。
华老师还有一个叫万超的学生,狠心的妈妈生下他不到三个月,就弃他而去了。华老师了解这个情况后,特别关爱万超。由于万超家境贫困,华老师帮万超到镇里去申请每学期200元补助,一直帮助他读到初中毕业。
寒假,学校组织到军用机场去开展“一日冬令营”活动,万超与往年一样,因交不起车旅费而放弃了。华老师第一个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发动同学每人向他献一份爱心,万超终于能随同学们一道去飞机场了。当万超爬出飞机的驾驶仓时,一眼就看到华老师正扶着梯子,准备接他下来。一股暖流涌上万超的心头,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在飞机旁,华老师还帮万超照了一张照片。现在万超已上中学了。他经常向别人说:“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华老师。过去,我最爱唱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现在,我把歌词中的“妈妈”两字改成了‘老师’,变成《世上只有老师好》……”
编外指导员
自1987年华老师的独生儿子参军后,他就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年都在“八一”前夕向部队寄去81本书,在春节前夕向部队寄去81封慰问信……这“81”是个光荣的数字,倾注了他对部队的深情厚爱。
华老师积极配合地方做好征兵宣传工作,湟里镇每年都有30多名青年入伍。兵送走了,华老师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更加牵肠挂肚。他把期待和关心倾注到一封封信中,捎给每一个子弟兵,鼓励他们安心服役,为国争光,为家添彩。
有一年,华老师的学生蒋援新参军去部队,不到半年就泄劲了。小蒋在给华老师的信中流露:“部队考军校得高中生,可我只有初中文化,一心想上军校的希望破灭了,我这个兵算白当了……”华老师看到信后,当晚就给小蒋复信,劝慰、勉励小蒋。经过华老师接二连三去信反复开导,一封封的信情真意切,句句实在,终于化解了小蒋心中的愁结,并通过小蒋自己的努力,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连队卫生员,还光荣地入了党……
每逢春节来临,华老师早早买上红纸,亲手写春联送给“光荣人家”。寒冬腊月,几百副春联要写几十个小时,华老师的手冻僵了。30多年来,华老师已写拥军春联3000多对。
年货、慰问信、光荣匾等慰问品一一准备就绪,华老师再带领学生冒严寒、顶风雪,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到光荣人家拥军优属。在学校的支持下,华老师将全校师生组织起来,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拥军小分队”,落实承包责任制,把每户烈军属分配给“拥军小分队”轮流去服务。至今,他们已为烈军属做好事10万多人次,赠送春联、年画等慰问品价值10万多元;同时向部队发出慰问信10万多封,向解放军寄赠书籍、纪念章等慰问品价值10万多元。
由于成绩突出,东安小学被评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常州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武进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华老师个人则获得:“国家星星火炬二级勋章”“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德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两次)“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工作者”(两次)“江苏省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荣立三等功”……同时被解放军某部评为“爱国拥军模范”、“军人好园丁”,战士称赞他是“咱们的编外指导员”,军属称赞他是“咱们的贴心人”。
【人生感悟】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我要尽心、尽力、尽情,做一辈子用爱心点灯的人。在照亮下一代未来的同时,也辉煌自己平凡的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
—— 华再清
相关关键词: 红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