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还记得妈妈的模样吗?”
“我还记得一些,只是我的弟弟妹妹已经不记得妈妈的样子了,她离开家已经三年多了。”
“你们今天没有读书吗?”
“我们听说你们今天要来,妈妈也会来,特意请假在家的。”
“你们的妈妈也来了,你们愿意跟她说几句吗?”
“好像没什么好说的。”
“你们希望妈妈回到这个家里吗?”
“她回不回来都一样的,反正我们已经习惯了她不在家的日子。”
“你们都已经自己会做饭了吗?平时都自己做吗?”
“爸爸不在的时候都是我和妹妹做饭的。”
……
上述对话,是大兴法庭巡回到码口镇雪金村拖海社调解原告张某诉被告王某离婚纠纷一案时与王某的大女儿王某某的对话,我们进屋时,王某的两个女儿正在厨房忙碌着一家人的晚饭。进屋后,王某担心自己离婚的事情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遂将三个孩子叫到一边去玩耍。调解过程中,被告王某同意离婚,但要求三个孩子均由他抚养。双方因孩子的抚养问题使调解陷入僵局。承办法官对原告张某说:“你去跟你的子女们交流一下,征求他们的意见看谁愿意跟你。”张某迟疑着向三个子女走了几步,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她,也许内心正忐忑着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母亲。可是,张某突然停住了脚步,从裤兜里掏出手机,边走边佯装打电话的样子,朝与三个子女相反的方向走去。在场的我们很吃惊,孩子们很失望,张某的丈夫王某很愤怒。张某离家三年多,如今因调解离婚一事回到了家里,从始至终,她与她的孩子们没有任何语言甚至眼神上的交流,孩子们也只是远远的看着她。作为一个母亲,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个家庭,也实在不能理解同为人母的张某对待自己的子女为何会如此冷漠,小小年纪的他们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的画面不断浮现在眼前,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虽然我与他们第一次谋面,但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今后能过得好,对得起这般疼痛的童年。
通过耐心细致的疏导,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解除了持续十多年的婚姻,三个孩子最终均由被告王某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