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宫颈癌多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医学上将年龄小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之为年轻宫颈癌患者,但近些年来,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患上宫颈癌的人数显著增多。如果宫颈癌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100%,如治疗及时,年轻女性尚可保留生育功能。
花季少女患上宫颈癌
16岁女孩英子近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内裤上总是粘着很多的分泌物,而且气味很重,她开始每天都使用温水清洗外阴,并使用了一些专门清洗外阴的药物,但不见效。于是在妈妈的带领下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英子的宫颈有异常,通过病理切片确诊为宫颈癌。什么原因让本来高发于50多岁女性的宫颈癌开始“攀”上花季少女呢?医生了解到,英子年纪虽小,但她过早就有性行为,且多个性伴侣,感染了人类乳头瘤状病毒16型(HPV16),虽然未经生育她同样会患上宫颈癌。
性交年龄越小患宫颈癌率越高
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早性交(18岁以下),多性伴侣所致HPV感染,早婚、早育、多生育(3次以上),多次宫腔宫颈操作,营养不良等因素。初次性交年龄越小、性伴越多、性交越频、其发病率就越高。初次性交年龄低于15岁的,患上宫颈癌的几率为正常人的10倍。这是因为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比较嫩弱,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对外界致癌和促癌物质敏感,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
丈夫性伴多妻子宫颈癌发病高
在夫妻生活中,如果丈夫有两个以上性伴侣的,妻子存在的危险率为正常人的5倍。多个性伴侣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比一般妇女高,患病的危险性与其性伴侣数成正比;拥有≥10个性伴侣者较1个性伴侣者的患病相对危险性高3倍以上。这是因为精子进入阴道后会产生一种精子抗体,若性伴过多,性交过频,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内,从而干扰了产生精子抗体的抗体反应,故而易患宫颈癌。
10个宫颈癌患者9个为HPV感染
宫颈癌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不开。HPV具有感染性,可引起遗传损伤,使宫颈细胞出现混乱无序的增生,发生宫颈癌癌前病变,最终发展为宫颈癌。宫颈癌早期一般无症状,一旦开始出现症状,治愈的难度就大大升高。其中最明显的第一个症状为阴道流血。从HPV感染到引发宫颈癌癌前病变再到发展成浸润癌一般存在8年的潜伏期,所以从预防治疗HPV感染到处理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有足够的时间,关键是要重视。年轻患者如果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或者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并呈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排查是否是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