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主要是养生机。而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的起居该怎么做?《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春天的起居应当夜卧早起,与冬天的早卧晚起不同,春天可以少睡点觉。
春天不能睡懒觉
在春天,人容易春困,所谓“春眠不觉晓”。很多人早晨睡至“处处闻啼鸟”,依然睡意浓重,起不来。这种做法不利养生。因为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它要求人们在春夏之季顺从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更重视保养阳气。阳气,按照中医的理论,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动力,因此春夏养生重在养阳。清晨起床要早,不能再像冬天一样懒被窝,“夜卧早起”,最好差不多6、7点钟起床,晚上11点钟左右睡觉。
广步于庭抗春困
有的人也许会说:“我睡不够,春困很辛苦,能否通过补眠来补救?”万万不可,应当以运动来对抗春困。提倡早晨广步于庭,可以去公园运动,看花草树木,特别要多看绿色植物,最能养阳气。如果违背了大自然的生长规律,晚上熬夜,一觉睡到中午,则会令阳气大损。阳气受损的结果,轻则表现为气虚,主要是易疲劳,平时不喜欢运动,一旦运动就汗出如雨,严重时还会头晕、易感冒,重则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兴奋和休息规律颠倒,影响大脑健康。《黄帝内经》主张“以时志身”,志是身体所藏的神,到了春季就要把神表达出来,不要抑制它,所以,春季,老人在六七点钟出来活动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