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神经血管分布交错密集,处于人体神经中枢的重要部位。颈椎还是脑血循环的必由之路,故而是人体事故的多发地带。一旦发生疾病,必然会影响到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造成各类颈源性疾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据脊柱骨病外科专家介绍,有一些并非罕见的类型会出现一些似乎与颈椎病“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扑朔迷离的症状,常常会导致误诊、误治。
颈源性高血压
瞿东滨指出,颈椎病患者因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功能紊乱,除颈椎病一般症状外,还有高血压。此类病症按高血压治疗多不见效,而颈椎病症状被控制后,血压即随之下降。
颈源性脑血管疾病
全国每年近100万脑血管病人中,26%是因颈椎病而诱发。瞿东滨分析说,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受压,造成脑供血不足,长期维持这种状态,就会出现头晕、手足麻木、走路不稳,甚至发生脑血栓、脑梗塞,有些病人可因此导致偏瘫。如及时治疗颈椎病,就不会恶化为中风偏瘫等严重后果。
颈源性心绞痛
瞿东滨提醒,患"心绞痛",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应想到是否为颈椎病所致。这是因支配横膈及心包的颈椎神经根受到损害,或心脏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现心前区疼痛,按压颈椎附近的压痛区可诱发疼痛,当头部处于某种特定的位置和姿势时可使症状加重,改变位置后则减轻,按颈椎病治疗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颈源性胃炎
瞿东滨表示,由于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导致机能亢进,通过大脑皮层和丘脑反射性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机能兴奋,出现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舒缩无力,以致胃、十二指肠逆蠕动,促使胆汁返流而损伤刺激胃黏膜,从而引起胃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颈源性抽动症
病人头向一侧偏斜且频频抽动不止。瞿东滨临床曾遇一患者,差点误为帕金森氏综合征,但经仔细检查,发现颈椎病变,即试按颈椎病治疗,采用中药内服外贴的双重疗法及穴位注射,结果一周后病人即中止抽动,一月后奇迹般地康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