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良方

来源: 2017-03-20 09:47:48

 

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冬藏春生,冬天,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毛孔闭合,减少热量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春暖花开,人的代谢机能转盛,血液循环加强,相对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脑缺氧则犯困。令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加,如这些酸性物质得不到及时分解和排泄,体内酸性物质积聚,增加体液酸化状态,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使得人体负担加重,脏器排酸能力减弱,春困表现就会更加明显。春困不是病,但也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调节。良好生活习惯是消除“春困”的良方。

管住嘴

合理的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黄帝内经》最早提出饮食要适应四时气候变化而相应做些调整,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饮食原则。“春气通于肝”,肝气旺盛,肝胜脾(木克土),致脾胃功能受到抑制,在饮食药膳方面,要多食甘淡健脾养胃之品,如山药、扁豆、薏米、大枣、莲子等,重点进补有益脾胃的五谷杂粮如:黑米、黑麦、高梁、燕麦、小米、玉米、南瓜、栗子等。少食酸味食品以防肝气太过。适量多吃一些葱、姜、蒜等辛味食物,它们具有祛湿、避秽浊、促进血液循环、兴奋大脑中枢的作用,对消除春困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多动腿

适量运动有利于排除体内酸性代谢物,增加血液溶氧量,特别是排汗能带岀淋巴液中的酸性废物,能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

睡好觉

古人早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唐代老寿星孙思邈认为“凡眠,先卧心,后卧眼(《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会随着昼夜晨昏阴阳的消长而作出相应调节。现代有“生物钟”的说法,所谓生物钟,就是一种作息规律,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如果违反“生物钟”,必会影响健康,一般人的习惯都是“日作夜息”。人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白天以交感神经活动与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占优势;夜晚则副交感神经和机体的同化过程占优势。因此,熬夜、夜间用脑用神过度,会使机体这种节律发生絮乱,从而出现口臭咽干、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阴虚火旺现象。此外,四季的作息时间也有所不同,“春夏养阳”宜晚睡早起,而“秋冬养阴”则应“早卧早起”或“早卧晚起”。总而言之,科学睡眠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良好的休息睡眠不等于睡懒觉。睡懒觉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越睡越困。

好心情

中医养生学认为,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机体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观点。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人是大脑皮层统率的完善生物体。因此,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学研究证实,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使体内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及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心情快乐,性子平和的人患结核病,流感、肺炎、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死亡率也越低。面对春困,大家不妨走出户外,多找些赏心悦目的景色,多找些乐子,以乐观的心态面世,则身心皆健康!

 

相关关键词: 良方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享受:超低价格发稿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13-2019  财通社软文推广平台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备20005723号-1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