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在农村成长的孩子,也曾有过梦想和追求,现在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却无法挽回,真是痛心疾首……”
这是江苏省盐城市城南新区房屋征收和城市管理局原副局长许海林的一段忏悔。(2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翻开许海林的悔过书,有这么一段,“这些人整天围着我转,找我吃饭,请我帮忙,几个人合伙开个公司,承接我发包出去的拆迁工程,一夜暴富。平时一掷千金,开着豪车,住着豪宅,实在让我内心无法平静……”
就这样‘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麻木,许海林的价值观就在这样的“内心无法平静”中慢慢扭曲了,他放弃了拒绝,习惯了接受。随之渐渐坦然和心安理得,继而胆子越来越大,最终发展到贪污受贿、锒铛入狱。带着无尽的悔恨,眼睁睁看着利欲狂潮席卷了过去“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如今,却只能在忏悔录中道出了痛彻心扉的感悟。
不是自己心态首先失衡,贪腐的恶念怎能侵入头脑?不是控制不住对金钱的欲望,腐败分子又怎会一步一步走向罪恶深处?诚然,手中有权,自然免不了遇到各种诱惑。一些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开始,在“温水煮青蛙”的状态中,一步步触及底线。“富贵人生”,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人的思想、“三观”、作风就改变了,就很难坚守正义、党性、原则和纪律了,想不贪腐就难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必有成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纪律是“霸道”。如果党的纪律成了摆设,就会产生“一人违纪,众者随之”的“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只有大力营造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反腐倡廉,树立清风正气的环境,才能持续强化“不敢”的氛围,固化“知止”的自觉,对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铲除,“抓早抓小,小事早提醒、小错早纠正、小案早查处,既能够防微杜渐,也能治病救人。”真正让迎面飞来的“苍蝇”折翼、无处遁形,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党心民心,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天,我们党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廉洁自律,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宗旨、坚定立场、明确方向,才能有为党为人民工作的资格,才能有施展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才能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如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最后只能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和唾弃,成为孤家寡人。
有位哲人曾说,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海。有约束才更自由,有纪律才更有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一名党员干部忘记了使命与担当,忘记了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做到清正廉洁,不能经受住拒腐防变的考验,就会在岁月的迷途中失去自我,乃至走向犯罪的深渊。唯有慎独慎微,让纪律约束成为常态化,永远保持对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方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该有的坚守,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渐行渐远。(王继川)
相关关键词: 方能渐